淮北市“拉高標桿”建好新時代教師隊伍
在淮北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近年來,我市形成以中小學新任教師公開招聘、引進中小學優秀教師和高校優秀畢業生、引進急需緊缺人才及定向培養鄉村教師為主的教師補充機制,全市教師隊伍充滿蓬勃生機、無限活力,寫出了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奮進之筆”。
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周雪峰、全國先進工作者蘇文芳、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優秀教師等全國性榮譽不斷創造淮北教師隊伍建設的新輝煌;國家和省級教學大賽、優質課大賽、基本功比武中我市教師爭先進位碩果累累,剛剛落幕的安徽省第六屆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中我市3名教師榮獲特等獎;20名教師入選“中國好人”在全市各系統行業中總數位列第一,“最美教師”甘為“人師”深受愛戴;淮北市首府實驗小學、淮北市黎苑小學、淮北市古城路小學3所學校獲評“全國文明校園”……
淮北教師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推動淮北教育高質量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和服務城市轉型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黨建引領提師風
成立淮北市教育系統黨委,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結合黨史學習教育,開展“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師德師風主題教育,教育引導激勵廣大教師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
采取市委主要領導授課、思政課專家講座、座談交流、分組研討等方式,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專題培訓,加強對全市思政課教師進行集中培訓。充分發揮優秀教師的先進示范引領輻射作用,在全市教育系統廣泛開展援藏、援疆先進典型和師德師風先進事跡宣講巡講,影響帶動更多教師涵養高尚師德師風。
各中小學校長、書記帶頭上好思政課,切實加強中小學教師師德思政建設。以校為責任單位教育引導廣大教師為人師表,堅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情操。
對師德失范行為“零容忍”。開展“鑄師魂、守師道、立師表”師德師風建設專題活動,開通師德師風舉報電話,設立師德師風監督意見箱和電子信箱,實行師德問題專項治理。
彰顯形象提師德
把師德師風建設擺在首位,讓教育者先受教育,認真落實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要求,層層簽訂《師德師風建設目標責任書》,建立教師職業道德考核檔案,完善師德監督機制和考核機制,在教師職稱評聘、晉升等方面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對嚴重違反教師職業道德、嚴重失職的人員,堅決清除出教師隊伍。
成立“淮北市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教育聯盟”。發揮勞模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和志愿服務精神,以實際行動激勵淮北市教職工立足崗位建功立業,倡樹高尚師德師風,爭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四有”好老師。以勞模工匠所在的學校為單位,組織各學科優秀教師,以勞模名字命名,組建了全國先進工作者蘇文芳勞模工匠志愿服務隊、全國模范教師顧宏勞模工匠志愿服務隊、安徽省五一獎章獲得者祝鶴勞模工匠志愿服務隊等多個志愿服務隊。服務隊常態化開展勞模創新大講堂、結對幫扶薄弱學校、培育創新創造項目、打造勞模創新示范平臺、實施勞模名師帶高徒計劃等“五大行動”。
20名教師入選“中國好人”在全市各系統行業中總數位列第一。評選淮北市誠信教師281名,全市中小學校園文明誠信蔚然成風。
組織開展淮北市最美教師和優秀班主任評選,評選產生最美教師94人、優秀班主任100人,其中3名教師被評為安徽省中小學優秀班主任,3名教師被評為第三屆安徽省最美教師。
專業發展提師能
市教育局按照教師工資總額1.5%提取并專項列支,幼兒園、中小學按照不低于年度公用經費預算總額5%安排教師培訓經費。
實施崗位培訓工程、青藍梯隊工程、信息化強師工程、名師示范工程,提升全體教師師德師能整體素質。通過加強教師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法規教育、心理健康輔導、職業發展規劃、尋找“最美教師”、宣傳表彰優秀教師典型等系列活動,提高廣大教師的職業認同感、榮譽感、成就感、責任感和使命感。
建立國家、省、市、縣(區)、校五級“大培訓”格局和教師終身學習體系,落實新任教師三年培訓培養規劃,線下集中學習 “云上”研修有機結合,實現在職教師全員培訓。新任教師專業成長三步走,第一步幫助新任教師快速適應教師工作崗位,第二步逐步提高新任教師的基礎素質、學科素養和教學能力,第三步形成并不斷強化職業認同感,促進新任教師形成專業持續發展的動力。2022年,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專任教師人數22955人,初中、小學教師學歷合格率均為100%。
淮北市2010年創建名師工作室目前名師工作室28個成員322人,名班主任工作室11個成員107人,2個名校長工作室成員12人。積極舉辦“名師大講堂”活動,線上線下10余萬人參加活動。
1人被評為全國模范教師、2人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2校獲評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3人榮獲省五一勞動獎章、3人被評為全省模范教師、16人被評為全省優秀教師、2人被評為全省優秀教育工作者,3人被評為全省教育系統新時代教書育人楷模。
全市共有中小學正高級教師23人、省特級教師74人,1282名教師取得高級教師專業技術資格。擁有省、市級“教壇新星”232人。
為鄉村振興、促進教育公平、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2018年以來,淮北市公開招聘中小學教師1800名,定向培養鄉村教師591名。
創新機制提待遇
落實提高國家、省有關教師待遇政策,財政部門優化教育支出結構,優先將教師工資待遇足額編入年度預算,按時足額發放教師工資,將國家保障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工資待遇政策落到實處。
探索推進校長職級制改革,相山區、杜集區率先實施校長職級制,引導校干走專業化發展道路,并設置校長職級津貼(薪酬)。
建立教師編制“周轉池”。實行教師編制動態調整和專業技術崗位統籌調配,積極推進“縣管校聘”管理改革,實現教師從“學校人”向“系統人”轉變,逐步解決不同區域、學校、學段、學科之間教師結構性缺編等問題,激發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
努力提高名師待遇,協調市衛健委將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全部納為醫療保健對象。
實行鄉鎮工作補助,其中邊遠鄉鎮學校轄區村小、教學點最高補助標準達到或超過了1000元。同時,在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內,根據師德表現、工作量和工作實績進行分配,向班主任和特殊教育教師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