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茶”工作法: 解鎖基層治理密碼

瀏覽次數: 信息來源:淮北新聞網 發布時間:2025-04-15 08:06 字號:

安徽省淮北市臨渙鎮的茶文化始于明代,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在當地,茶館自古以來就是人們品茶休閑,解決鄰里糾紛的“集散地”,久而久之流傳下“有理進茶館說”的傳統習俗。近年來,淮北市聚焦破解基層治理難題,依托臨渙鎮獨特的茶文化,探索創新“一杯茶”工作法,即將矛盾糾紛化解工作與茶館文化、茶文化等有機結合,通過以茶暖人心、以茶說人生、以茶述紛爭、以茶找支點、以茶拆面子、以茶置梯子、以茶達協議等七個步驟,讓雙方當事人放下矛盾,解開心結,簽署調解協議,固定調解成果,推動基層治理效能不斷提升。

堅持黨建引領

把黨的領導貫穿基層治理全過程

黨建引領是基層治理的核心動力。我們將黨的領導貫穿“一杯茶”工作法全過程,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推動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優勢。

強化頂層推動。市委常委會、市委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將推廣“一杯茶”工作法列入2024年工作要點,并作為市委書記領辦基層治理項目,以市委名義印發《關于在全市推廣“一杯茶”調解工作法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的實施意見》,全面部署、全力推動。強化能力驅動。市委社會工作部、政法委、法院、司法局等部門圍繞“一杯茶”工作法的理念內涵、服務宗旨、方法步驟等,通過集中授課、座談討論、專題培訓等方式,加強對矛盾糾紛化解員、村“兩委”干部、選派干部等基層人員的業務培訓,著力增強基層治理能力和本領。2024年開展各類培訓、研討和交流90余場次,參與人員達7600余人次。強化典型帶動。注重培育和選樹“一杯茶”工作法先進典型,通過召開現場會、經驗交流會等形式,及時總結推廣好經驗好做法。

堅持自治強基

激發基層治理內生動力

自治是基層治理的基礎?;幢笔谐浞职l揮“一杯茶”工作室聯系群眾橋梁作用,健全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完善民主協商機制,激發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讓群眾成為基層治理的參與者、受益者。

完善自治機制。完善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制度,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監督權。推廣“一組一會”制度,在村民小組建立黨小組,在自然村建立村民理事會,充分發揮黨小組的戰斗堡壘作用和村民理事會的橋梁紐帶作用,引導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搭建自治平臺。依托“一杯茶”工作室,搭建“百姓說事點”“民情懇談會”“民主評議會”等平臺,讓群眾有地方說事、有機會議事、有渠道辦事。通過召開座談會、發放調查表、入戶走訪等形式,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及時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培育自治組織。培育發展各類社會組織,引導社會組織參與基層治理。支持和鼓勵社會組織開展矛盾糾紛調解、法律援助、志愿服務、文化活動等,為群眾提供多樣化服務。加強對社會組織的管理和監督,規范社會組織行為,促進社會組織健康發展。

堅持法治保障

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法治是夯實基層治理的制度保障?;幢笔谐浞职l揮“一杯茶”工作室矛盾調解主陣地作用,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

完善工作機制。建立“五對接、三結合”工作機制,即推動訴調對接、警調對接、訪調對接、村調對接、法律服務對接,堅持矛盾糾紛化解與訴前調解、警民聯調、信訪維穩、一組一會、法律服務等工作相結合,定期排查與專項排查相結合,日常排查與重點時段排查相結合,分類建立臺賬,實行清單化管理、閉環式銷號。健全工作網絡。按照“微改造、精提升”原則,推動將“一杯茶”矛盾糾紛化解元素廣泛覆蓋鎮(街道)、村(社區)以及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組織,建立“矛盾糾紛化解點”,讓老百姓有固定的地點說事,暢通群眾利益訴求渠道。目前,全市共建立“一杯茶”工作室495個,設立行政復議“一杯茶”調解庭、仲裁“一杯茶”調解庭6個,打造“茶言悅色”“風調語順”等特色工作室15個。提升工作效能。拓展“一杯茶”工作室服務功能,設立“百姓說事點”“人大代表談心室”“政協委員協商室”等,組織開展“調解夜話”活動,人民矛盾糾紛化解員和司法局工作人員等利用八小時之外時間,面對面與群眾講政策、話民生、促和諧、拉家常。

堅持德治教化

營造文明和諧新風尚

德治是基層治理的重要支撐?;幢笔谐浞职l揮“一杯茶”工作室宣傳教育主渠道作用,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為基層治理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加強宣傳教育。在“一杯茶”工作室設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理論宣講示范基地、法治講壇等,采取編排地方戲、小品、情景劇等群眾喜聞樂見的節目,把相關法律法規向群眾講清楚、說明白。弘揚傳統文化。深入挖掘臨渙鎮茶文化內涵,將“和”文化融入“一杯茶”工作法,通過舉辦茶文化節、茶事活動等,弘揚“以和為貴、以禮為先”的價值理念。開展志愿服務。建立健全志愿服務體系,組建“一杯茶”志愿服務隊,廣泛開展政策宣傳、矛盾調解、法律援助、關愛幫扶等志愿服務活動,引導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圍。


(本文轉載于4月11日《中國社會工作報》)

掃描二維碼隨身看資訊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