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淮北市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綜合考評方案的通知
淮政辦〔2023〕17號
濉溪縣、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淮北市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綜合考評方案》已經市委、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2023年9月1日
淮北市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綜合考評方案
為進一步突出“項目論英雄、發展排位次、成效定獎懲”的鮮明導向,優化激勵和擔當機制,根據《安徽省發展改革委關于修訂印發省級以上開發區綜合考核評價暫行辦法的通知》(皖發改地區〔2023〕141號)、《淮北市開發區提質擴量增效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淮辦發〔2023〕7號)精神,堅持拉高標桿、提質增效、拼速爭先,推動全市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特制訂本方案。
一、考核對象
淮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基地、濉溪經濟開發區(濉蕪現代產業園)、相山經濟開發區、杜集經濟開發區、烈山經濟開發區。
二、考核內容
年度考核主要參照安徽省省級以上開發區綜合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共設置一類指標6個(招商引資、發展實效、質量效益、創新驅動、開放共享、綠色發展)、二類指標28個,基礎分100分。
(一)月度通報指標(10項):開工億元(含)以上項目數、規上工業總產值、規上制造業增加值增速、固定資產投資、工業投資、工業技改投資、新開工制造業投資、新增規上工業企業數、實際利用外資額、進出口總額。
(二)季度考評指標(21項):開工億元(含)以上項目數、入庫10億元及以上制造業大項目數、全區經營銷售收入、規上工業總產值、規上制造業增加值增速、稅收收入、規上工業企業稅收、固定資產投資、工業投資、工業技改投資、新開工制造業投資、新增規上工業企業數、畝均規上工業稅收、畝均工業投資、畝均工業經營(銷售)收入、凈增高新技術企業數、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當年吸納技術合同成交額、實際利用外資額、進出口總額、單位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降幅。
三、計分方法
(一)定量指標??荚u按百分制進行量化,各項指標設置相應權重。單項目標得分=單項目標設定分值(權重)×目標任務完成率,最高得分率120%。
(二)加分情況。
1. 基礎指標方面。全區經營(銷售)收入、稅收收入、固定資產投資、進出口總額4項指標達到年度目標預期100%—120%的,每超過1個百分點加0.1分;達到年度目標預期120%以上的,每超過1個百分點加0.2分。
2. 制造業招大引強方面。每新納統1個100億元以上(首期備案投資50億元)且當年固定資產投資20億元以上制造業項目的,得20分;每新納統1個50億元以上(首期備案投資50億元)且當年固定資產投資10億元以上制造業項目的,得10分;每新納統1個20億元以上且當年固定資產投資4億元以上制造業項目的,得5分;每新納統1個10億元以上且當年固定資產投資2億元以上制造業項目的,得3分;每新納統1個5億元以上且當年固定資產投資1億元以上制造業項目的,得2分。
3. 創新驅動方面。新增1個國家級、省級的重點實驗室、中試基地、研究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孵化器等創新平臺和新型研發機構及重大專項、“揭榜掛帥”項目的,分別得3分、1分。
4. 低效工業用地處置方面。各開發區完成低效工業用地處置年度目標任務的,達到年度目標預期100%-120%的,每超過1個百分點加0.1分;達到年度目標預期120%以上的,每超過1個百分點加0.2分。
(三)一票否決事項。凡在考核年度存在安全生產、統計造假、黨風廉政建設、重大環境事件等“一票否決”問題的開發區,取消評先評優資格。
四、考核組織實施
由市加快推進開發區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牽頭,市直相關部門組成考評工作小組,分階段抓好組織實施。
(一)明確分工。計分指標、加減分因素等數據提供單位有多個的,由位列第一位的單位牽頭負責,提供評分結果時需共同審核并加蓋單位公章。
(二)年度自評。每年2月份,各開發區按照考評要求對上年度考評指標進行自我評價,形成自評報告報市加快推進開發區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三)初審核查。每年3月份,考評工作小組組織對考核內容進行審核,提出考評意見報市加快推進開發區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對弄虛作假、虛報、瞞報統計監測數據的,一經查實,該項得分按零分處理,取消評先評優資格,并在全市通報批評;各數據提供單位把關不嚴的,予以通報批評,視情追究責任。
(四)上報評定。每年4—5月份,市加快推進開發區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將考評意見報市委、市政府審定,經批準后給予表彰獎勵。
五、考核結果運用
年度考核分為三個層次,其中:得分第1名、第2名且在全省開發區綜合考核(省級重大新興產業基地年度考核)沒有退位的開發區為優秀,得分第3名、第4名、第5名的開發區為良好,得分第6名的開發區為一般。為激勵先進,對被評為優秀的前2名開發區,適當提高班子成員“優秀”等次比例;考核結果與各開發區管委會的績效考核和薪酬制度聯系掛鉤,分別給予2分、1分的薪酬考核加分。
本方案自印發之日起執行,《淮北市開發區高質量轉型發展考核辦法》(淮發〔2022〕13號)即行廢止。
附件:1. 淮北市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評價指標體系
2. 淮北市開發區2023年度發展目標
3. 部分指標解釋
附件1
淮北市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
評價指標體系
一類指標 |
序號 |
二類指標 |
單位 |
權重 |
數據提供單位 |
備注 |
招商引資 |
1 |
開工億元(含)以上 項目數 |
個 |
5 |
市投資促進中心 市發展改革委 |
|
2 |
入庫10億元及以上 制造業大項目數 |
個 |
5 |
市統計局 市投資促進中心 |
|
|
發展實效 |
3 |
全區經營(銷售)收入 |
億元 |
3 |
市統計局 |
|
4 |
規上工業總產值 |
億元 |
5 |
市經信局 |
|
|
5 |
規上制造業增加值 增速 |
% |
5 |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市統計局 |
|
|
6 |
稅收收入 |
億元 |
3 |
市稅務局 |
|
|
7 |
規上工業企業稅收 |
億元 |
5 |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市稅務局 |
|
|
8 |
固定資產投資 |
億元 |
5 |
市發展改革委 市統計局 |
|
|
9 |
工業投資 |
% |
5 |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
|
|
10 |
工業技改投資 |
% |
5 |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
|
|
11 |
新開工制造業投資 |
% |
5 |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
|
|
12 |
當年新增規上工業 企業數 |
個 |
5 |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
|
|
13 |
主導產業集聚度 |
% |
2 |
市發展改革委 市統計局 |
|
|
質量效益 |
14 |
畝均規上工業稅收 |
萬元/畝 |
5 |
市稅務局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市財政局 |
|
15 |
畝均工業投資 |
萬元/畝 |
5 |
市統計局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
|
|
16 |
畝均工業經營(銷售)收入 |
萬元/畝 |
5 |
市統計局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
|
|
17 |
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 |
萬元/人 |
2 |
市統計局 |
|
|
18 |
工業用地容積率 |
— |
2 |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
|
|
創新驅動 |
19 |
規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占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比重 |
% |
2 |
市統計局 |
|
20 |
當年凈增高新技術 企業數 |
個 |
2 |
市科技局 |
|
|
21 |
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 |
% |
3 |
市統計局 |
|
|
22 |
當年吸納技術合同成交額 |
億元 |
2 |
市科技局 |
|
|
開放共享 |
23 |
實際利用外資額 (部口徑) |
億美元 |
3 |
市商務局 |
|
24 |
進出口總額 |
億美元 |
5 |
市商務局 |
|
|
25 |
新增農民工就業人數 |
萬人 |
2 |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市發展改革委 |
|
|
綠色發展 |
26 |
單位工業增加值碳排放量降幅 |
% |
2 |
市發展改革委 市生態環境局 |
|
27 |
單位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降幅 |
% |
2 |
市統計局 |
|
|
|
28 |
日??己?/font> |
淮北市加快推進開發區高質量發展工作 領導小組辦公室 |
附件2
淮北市開發區2023年度發展目標
一類指標 |
序號 |
二類指標 |
單位 |
權重 |
年度發展目標 |
備 注 |
|||||
市高新區 |
煤化工基地 |
濉溪經開區 |
相山經開區 |
杜集經開區 |
烈山經開區 |
||||||
招商引資 |
1 |
開工億元(含)以上項目數 |
個 |
5 |
34 |
8 |
40 |
12 |
12 |
12 |
月度通報、季度考評、 年度考核 |
2 |
入庫10億元及以上制造業大項目數 |
個 |
5 |
3 |
3 |
3 |
1 |
1 |
1 |
季度考評、年度考核 |
|
發展實效 |
3 |
全區經營(銷售)收入 |
億元 |
3 |
345 |
275 |
452.6 |
99 |
215.04 |
206.48 |
季度考評、年度考核 |
4 |
規上工業總產值 |
億元 |
5 |
139 |
232 |
418 |
50.1 |
93 |
145 |
月度通報、季度考評、 年度考核 |
|
5 |
規上制造業增加值增速 |
% |
5 |
12 |
12 |
10 |
10 |
10 |
10 |
月度通報、季度考評、 年度考核 |
|
6 |
稅收收入 |
億元 |
3 |
13.33 |
10.09 |
36.69 |
2.43 |
9.04 |
4.74 |
季度考評、年度考核 |
|
7 |
規上工業企業稅收 |
億元 |
5 |
6.45 |
10.09 |
36.69 |
1.52 |
5.57 |
3.66 |
季度考評、年度考核 |
|
8 |
固定資產投資 |
億元 |
5 |
95.84 |
44.64 |
56.08 |
30.51 |
40.75 |
24.81 |
月度通報、季度考評、 年度考核 |
|
9 |
工業投資 |
% |
5 |
20 |
20 |
15 |
12 |
16 |
12 |
月度通報、季度考評、 年度考核 |
|
10 |
工業技改投資 |
% |
5 |
20 |
20 |
15 |
15 |
12 |
20 |
月度通報、季度考評、 年度考核 |
|
11 |
新開工制造業投資 |
% |
5 |
60 |
100 |
60 |
35 |
55 |
45 |
月度通報、季度考評、 年度考核 |
|
12 |
當年新增規上工業企業數 |
個 |
5 |
12 |
6 |
20 |
15 |
15 |
12 |
月度通報、季度考評、 年度考核 |
|
13 |
主導產業集聚度 |
% |
2 |
26 |
36 |
52 |
41 |
42 |
42 |
年度考核 |
|
質量效益 |
14 |
畝均規上工業稅收 |
萬元/畝 |
5 |
11.21 |
15 |
25.29 |
6.51 |
21.02 |
11.33 |
季度考評、年度考核 |
15 |
畝均工業投資 |
萬元/畝 |
5 |
56.64 |
80 |
50.28 |
50.84 |
60.04 |
58.17 |
季度考評、年度考核 |
|
16 |
畝均工業經營(銷售)收入 |
萬元/畝 |
5 |
248.86 |
421.8 |
506.39 |
250.16 |
352.03 |
429 |
季度考評、年度考核 |
|
17 |
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 |
萬元/人 |
2 |
26.36 |
77 |
52.47 |
21.11 |
47.38 |
42.49 |
年度考核 |
|
18 |
工業用地 容積率 |
— |
2 |
0.97 |
0.51 |
1 |
1 |
0.92 |
1 |
年度考核 |
|
創新驅動 |
19 |
規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占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比重 |
% |
2 |
2.3 |
1.9 |
1.7 |
1.7 |
1.2 |
1.2 |
年度考核 |
20 |
當年凈增高新技術企業數 |
個 |
2 |
19 |
3 |
16 |
17 |
11 |
10 |
季度考評、年度考核 |
|
21 |
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 |
% |
3 |
67.5 |
35 |
51.5 |
38 |
18 |
28 |
季度考評、年度考核 |
|
22 |
當年吸納技術合同成交額 |
億元 |
2 |
1.6 |
0.92 |
1.58 |
0.05 |
0.43 |
0.08 |
季度考評、年度考核 |
|
開放共享 |
23 |
實際利用外資額(部口徑) |
億美元 |
3 |
0.117 |
0.07 |
0.205 |
0.039 |
0.039 |
0.039 |
月度通報、季度考評、 年度考核 |
24 |
進出口總額 |
億美元 |
5 |
3.43 |
1.1 |
11.35 |
2.61 |
1.31 |
1.42 |
月度通報、季度考評、 年度考核 |
|
25 |
新增農民工就業人數 |
萬人 |
2 |
0.1 |
0.06 |
0.14 |
0.1 |
0.1 |
0.1 |
年度考核 |
|
綠色發展 |
26 |
單位工業增加值碳排放量 降幅 |
% |
2 |
4.5 |
— |
4.5 |
4.5 |
4.5 |
4.5 |
年度考核 |
27 |
單位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降幅 |
% |
2 |
3 |
2.1 |
3 |
3 |
3 |
3 |
季度考評、年度考核 |
|
|
28 |
日??己?/font> |
未按淮北市加快推進開發區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工作要求完成相關任務或被督查通報(提示)的,每次扣0.5分。 |
||||||||
注:各開發區年度發展目標將根據省政府審定目標適時進行調整,數據統計口徑與全省開發區綜合考核指標口徑基本保持一致。 |
附件3
部分指標解釋
1. 全區經營(銷售)收入:指報告期內開發區內各種企業(單位)從事銷售,提供勞務等生產、經營活動所取得的營業收入總額。由于各行業財務上的區別,參照各行業“利潤表”中的有關指標填列。
2. 稅收收入:開發區范圍內四上企業入庫稅款、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對應的稅款等,不包括個人所得稅、海關代征稅收,具體內容根據國家政策變化等情況,適時調整。
3. 固定資產投資:當年開發區范圍內所有新增固定資產投資總額。
4. 主導產業集聚度=主導產業經營(銷售)收入/全區經營(銷售)收入*100%
5. 畝均規上工業稅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稅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用地面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稅收:開發區范圍內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入庫稅款、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對應的稅款等,不包括個人所得稅、海關代征稅收,具體內容根據國家政策變化等情況,適時調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用地面積:以依法取得為前提、實際占用為原則,指年末企業實際占用的土地面積。用地面積=已登記用地面積+承租用地面積-出租用地面積。其中:(1)已登記用地面積:是指企業經自然資源部門登記的土地面積;(2)承租用地面積:是指企業依法租賃取得的實際用地面積,若企業租賃標準廠房或無法準確計算用地面積,則根據企業租賃的建筑面積與容積率之比計算企業租賃的用地面積;(3)出租用地面積:是指工業企業依法將自用土地或廠房出租給其他企業的用地面積;(4)經批準的項目新增土地面積在2年建設期、1年過渡期內可不計入用地面積。
6. 畝均工業投資=當年新增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工業企業用地面積
7. 畝均工業經營(銷售)收入=規模以上工業經營(銷售)收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用地面積
8. 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就業人數
9. 工業用地容積率=開發區范圍內工業總建筑面積/工業企業用地面積
10. 規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占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比重=規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100%
11. 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企業產值比重=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規上工業企業產值*100%
12. 單位工業增加值碳排放量降幅=(本年度單位工業增加值碳排放量/上年度單位工業增加值碳排放量-1)*100%
13. 單位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降幅=(本年度單位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上年度單位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