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人民政府關于2014年重點工作及責任分解的通知
淮政〔2014〕4號
濉溪縣、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2014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為打造精致淮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義重大。根據市委“九個一”重點工程和《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任務,按照政府工作項目化,項目工作責任化的總體要求,市政府確定了十大類85項重點工作,明確了牽頭負責領導、主辦責任單位。牽頭責任領導要精心組織、強力推進;主辦責任單位要認真履責、抓好落實;有關單位和縣區、開發區要積極配合、主動參與,努力形成合力推進的工作格局。市政府將重點工作納入考核,并適時進行調度,強化督促檢查,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一、著力推進改革創新
?。ㄒ唬┥罨姓w制改革。
1. 完成新一輪市、縣政府機構改革,理順部門職責關系,優化工作流程。完成工商、質監行政管理體制調整和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嚴格控制機構編制,確保財政供養人員總量只減不增。加快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培育發展各類中介組織。(牽頭責任領導:黃曉武 楊軍;主辦單位:市編辦;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2. 進一步簡政放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減少和規范行政審批事項,簡化辦事程序,壓縮審批時間,提高辦事效率。(牽頭責任領導:楊軍 周勇;主辦單位:市監察局、市編辦、市法制辦、市行政服務中心;配合單位:市有關單位)
?。ǘ┩七M財政和投融資體制改革。
3. 依法聚財,實現財政收入100億元。實施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在全市首批44家預算單位開展預決算和“三公”經費信息公開。穩步推進市、區財政體制改革,科學界定市、區事權、財權,促進財政支出責任明確、收益共享、協調增長。將財政資金扶持企業發展改變為貸款貼息等方式,并與企業納稅掛鉤,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加強政府性債務管理,完善“借用還”一體化良性循環機制。(牽頭責任領導:楊軍;主辦單位:市財政局;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4. 繼續做好“營改增”擴圍試點工作。(牽頭責任領導:楊軍;主辦單位:市財政局;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5. 積極引進金融機構來淮設立分支機構,加快發展地方金融體系,確保濉溪農商行年內掛牌,湖商村鎮銀行開業運營。加強政銀企對接,繼續推廣中小企業助保金、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專利權抵質押貸款,力爭全年新增貸款110億元。防范金融風險。(牽頭責任領導:楊軍;主辦單位:市金融辦;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6. 積極做好企業上市和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發行工作,擴大直接融資規模。協調推進淮北礦業、安徽口子股份公司首發上市。(牽頭責任領導:楊軍;主辦單位:市經信委;配合單位:市有關單位)
7. 強化建投、交投、水投、臨投和南湖投資公司等政府投融資平臺建設,著力提高投融資運作水平。(牽頭責任領導:楊軍;主辦單位:市財政局;配合單位:市有關單位)
?。ㄈ┘涌焱七M其它領域改革。
8. 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本醫療機構運行機制,深化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牽頭責任領導:楊軍 王莉莉;主辦單位:市發改委、市衛生局;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9. 理順城市建設管理體制機制,規范政府性投資項目管理。創新征收工作方式。(牽頭責任領導:方宗澤;主辦單位:市城鄉建委;配合單位:市有關單位)
10. 有序推進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牽頭責任領導:楊軍;主辦單位:市財政局;配合單位:市有關單位)
11. 加快環衛作業市場化改革。(牽頭責任領導:方宗澤;主辦單位:市容局;配合單位:市有關單位)
12. 完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和經營機制,推進國有資產資本化。(牽頭責任領導:楊軍;主辦單位:市國資委;配合單位:市有關單位)
13. 進一步深化戶籍制度和與之相掛鉤的就業、社保等配套制度改革,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牽頭責任領導:周勇;主辦單位:市公安局;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ㄋ模┤婕ぐl市場主體活力。
14. 加快構建有利于全民創業的體制機制,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發展。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國企改革,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企業。推動民間資本投向基礎設施、基礎產業、金融服務、節能環保和教育、醫療衛生、健康養老等領域,進一步釋放民間投資潛力。力爭全年新增私營企業2000 戶、個體工商戶1.5萬戶,民營經濟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45%。(牽頭責任領導:朱浩東;主辦單位:市經信委、市工商局;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15. 實施創業富民提升工程,完善和落實稅收優惠、小額擔保貸款、“個轉企”等扶持創業政策,培育壯大各類市場主體。(牽頭責任領導:朱浩東 周勇;主辦單位:市人社局;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二、著力抓好項目建設
16. 持續擴大有效投入,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1%以上。實施重點項目426個,完成年度投資498.1億元。(牽頭責任領導:楊軍;主辦單位:市發改委;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17. 開工建設濟祁高速淮北段、市區至臨渙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快速通道等重大交通項目和南坪船閘工程,確保省道235市開發區新區至泗許高速連接線、省道101平山口至徐樓段改建工程以及省道202線百善至臨渙段、縱樓至孫謝莊段續建工程和平山口至西山隧道改建工程主體完工。(牽頭責任領導:方宗澤;主辦單位:市交通運輸局;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18. 加快建設平山電廠一期,開工建設口子工業園東山項目。開工建設符夾線擴能暨高鐵聯絡線。積極做好淮宿機場、平山電廠二期、國安電廠二期、中利電廠三期、任樓煤礦改擴建、國電風力發電等重大項目的前期工作。力爭鋁基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列入全省重點產業生產力布局和調整規劃,爭取更多的支持。(牽頭責任領導:楊軍;主辦單位:市發改委;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19. 開工建設淮水北調淮北市配水工程。完成化家湖整治年度計劃安排。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完成市政府年度投資計劃。積極推進相陽溝等城市水環境綜合整治。(牽頭責任領導:諶偉;主辦單位:市水務局;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三、著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ㄒ唬┓龀制髽I做大做強。
20. 深化與在省屬大企業對接合作,充分發揮淮北礦業、皖北煤電、淮海集團等大企業對全市經濟發展的支撐和帶動作用。(牽頭責任領導:楊軍 朱浩東;主辦單位:市發改委、市政府督查室;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21. 積極推進“百億口子”行動計劃,支持口子酒業加快發展。(牽頭責任領導:楊軍;主辦單位:市經信委;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22. 繼續實施“萬千百十”工程,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夯實精良產業支撐主體,力爭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0家、產值超億元企業80家。以未來產出可達50億元、100億元以上的骨干企業為重點,集中力量打造一批領軍企業。推動實施理士電池等200個重點技改項目,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繼續深入開展“干部幫聯企業,打造精良產業”行動,全力幫助企業解決發展難題。(牽頭責任領導:朱浩東;主辦單位:市經信委;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ǘ┘涌彀l展優勢產業。
23. 改造提升煤電傳統產業,關閉淘汰落后地方小煤礦。(牽頭責任領導:朱浩東 范立新;主辦單位:市經信委、安監局;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24. 加快推進食品工業向精深加工發展。(牽頭責任領導:諶偉;主辦單位:市農委;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25. 加快推進機械制造業向高端成套設備發展、紡織服裝產業向高精細發展、新型建材產業向節能環保方向發展,提升產業發展層級和水平。(牽頭責任領導:朱浩東 范立新;主辦單位:市經信委;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26. 培育壯大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確保新興產業產值增長20%以上。(牽頭責任領導:楊軍 朱浩東;主辦單位:市發改委;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ㄈ┨岣咦灾鲃撔履芰?。
27. 加快企業主體、創新載體和產學研一體建設,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力爭全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6家,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360億元。(牽頭責任領導:朱浩東 王志強;主辦單位:市科技局;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28. 強化人才第一資源理念,積極招才引智,依托高水平人才培育高新技術產業。加強與中科院、清華大學、上海交大、淮北師大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搭建新型煤化工、鋁基新材料、電子信息等產業技術公共服務平臺。(牽頭責任領導:朱浩東 王志強;主辦單位:市科技局;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29. 啟動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市創建工作,力爭全年發明專利申請量、授權量達到550件和85件。(牽頭責任領導:朱浩東 王志強;主辦單位:市科技局;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30. 加快推進龍湖高新區和市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支持烈山區爭創國家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牽頭責任領導:朱浩東 王志強;主辦單位:市科技局;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31. 加強質量興市建設。加大名牌培育力度,爭創6個省名牌、5個省卓越績效獎和2個市長質量獎。實施商標戰略,培育馳名商標1個、著名商標8個、知名商標12個。(牽頭責任領導:朱浩東;主辦單位:市工商局、市質監局;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ㄋ模┐罅Πl展現代服務業。
32. 繼續實施服務業提速增效行動,加快老城區傳統服務業提檔升級,謀劃建設龍湖高新區、職教園區和市開發區新區服務配套設施,力爭服務業完成增加值190億元,增長9.5%。(牽頭責任領導:楊軍;主辦單位:市發改委;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33. 繼續推進新網工程和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加快流通產業發展,不斷優化消費環境。重點抓好淮北義烏小商品城、國購城市綜合體和中泰廣場等重大服務業項目建設。鼓勵發展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加快推進青龍山商貿物流園、淮礦物流園二期、中易物流園建設。辦好第三屆食品工業博覽會和第五屆石榴文化旅游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長13%。(牽頭責任領導:方宗澤 諶偉;主辦單位:市商務局、市供銷社;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34. 大力發展健康養老、科技研發、工業設計、休閑旅游等新興服務業,強化旅游產業功能配套和景區景點建設,力促四季榴園成功創建國家4A級風景區。加快發展旅游業,力爭實現接待入境游客增長14.2%,國內游客增長20%,旅游收入增長20%。(牽頭責任領導:王志強;主辦單位:市旅游局;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ㄎ澹┐罅μ嵘r業現代化水平。
35. 繼續開展小麥、玉米高產創建活動,抓好“菜籃子工程”建設,提升養殖業規模檔次,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糧食產量穩定在115萬噸。(牽頭責任領導:諶偉;主辦單位:市農委;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36. 加快構建南糧、北菜、東部特色水果的產業布局,著力發展高效、生態、特色農業。(牽頭責任領導:諶偉;主辦單位:市農委;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37. 提升鳳凰山等4個食品工業園區承載能力,加快發展100家農業龍頭企業,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產值增長20%以上。加快百善等6個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帶動全市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牽頭責任領導:諶偉;主辦單位:市農委;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38. 重點培育發展100家農業合作示范社和50個市級示范性家庭農場,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牽頭責任領導:諶偉;主辦單位:市農委;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四、著力推進對外開放
?。ㄒ唬┤ψズ瞄_放合作。
39. 完善招商項目調度機制,推進在談項目盡快簽約,簽約項目盡早落地,力爭全年引進固定資產投資億元以上項目100個。(牽頭責任領導:朱浩東 王志強;主辦單位:市招商局;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40. 堅持引進來、走出去相結合,鼓勵更多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千方百計擴大外貿進出口總量,實現進出口總額增長16%。直接利用外商投資增長16%。(牽頭責任領導:諶偉;主辦單位:市商務局;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ǘ┐罅μ嵘龍@區建設水平。
41. 優化市開發區新區工業、商貿、公共服務空間布局,完善交通、供電、通信等配套設施,著力打造產城一體、四化同步、宜業宜居的工業新城。確保華孚工業園全面投產。確保海聚科技園一期建成投產,二期開工建設。(牽頭責任領導:楊軍;主辦單位:市開發區;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42.緊抓省委、省政府支持淮北發展新型煤化工的戰略機遇,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完善道路、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爭取落實直供電和自備電政策,加快臨渙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建設。開工建設總投資147億元的年產220萬噸焦炭的煤焦化二期、年產10萬噸的粗苯精制、年產30萬噸的煤焦油及深加工、新型墻體材料等12個關聯項目,全面拉開新型煤化工基地建設的序幕,拉長產業鏈,做大產業集群。(牽頭責任領導:朱浩東;主辦單位:臨渙工業園;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43. 提升濉溪開發區產業競爭力,積極爭創國家級開發區。(牽頭責任領導:諶偉;主辦單位:市商務局;配合單位:濉溪縣、市有關單位)
44. 支持鳳凰山經濟開發區建成全國知名的專業園區。支持杜集經濟開發區爭創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支持烈山區在市開發區內的“園中園”建設。完成濉蕪產業園“十路四橋”等配套工程,開工建設一批重大項目。(牽頭責任領導:楊軍 諶偉;主辦單位:市科技局、市農委;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45. 全面落實39項行政審批費用減免政策,加快準入項目審批,完善開發園區“封閉運行”機制,加快建設標準化廠房、現代物流等配套設施,為招商企業落地創造良好環境。(牽頭責任領導:楊軍 朱浩東;主辦單位:市物價局、行政服務中心;配合單位:縣區、開發區、市有關單位)
五、著力提升城鄉一體化建設管理水平
?。ㄒ唬┘涌斐鞘幸巹澖ㄔO管理。
46. 加大城鄉規劃編制、執行和批后監管力度。完成全域空間統籌規劃修訂完善工作,完成高鐵站周邊區域概念性規劃和核心區控制性規劃,啟動片區控規維護和三區村莊布點規劃工作。(牽頭責任領導:方宗澤 范立新;主辦單位:市城鄉規劃局;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47. 加大老城區基礎設施改造力度,有序引導公共資源向新城區轉移。強化城市路網建設與改造,逐步打通斷頭路,提高城區快速通達能力。加快實施東崗樓立交橋維修加固工程。持續開展城市道路綠化及供排水、燃氣管網改造。推進園林綠化重點工程建設,完成梧桐南路、光明路等道路綠化工程。(牽頭責任領導:方宗澤 范立新;主辦單位:市城鄉建委;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48. 積極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提升城市智能化、信息化水平。(牽頭責任領導:朱浩東 周勇;主辦單位:市經信委;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49. 加快南湖景區建設,確保上半年核心景區建成開放。(牽頭責任領導:方宗澤 范立新;主辦單位:市南湖投資公司;配合單位:烈山區、市有關單位)
50. 完成房屋征收105萬平方米,竣工安置房170萬平方米。指導各縣區和在淮省屬大企業有序推進棚戶區改造,開工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12977套,基本建成12000套。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穩定發展。(牽頭責任領導:方宗澤;主辦單位:市房管局、征收辦;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ǘ巹撊珖拿鞒鞘?。
51. 著眼于提升市民文明素質,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放大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的榜樣作用。堅持城鄉同治、共建共享,動員全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文明創建。(牽頭責任領導:方宗澤;主辦單位:市文明辦;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52. 進一步完善城市管理長效機制,實施城市管理示范街創建工程,積極開展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環境衛生專項整治,著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強社區環境綜合整治,切實抓好基層創建工作。做好垃圾無害化處理工作。(牽頭責任領導:方宗澤;主辦單位:市市容局;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ㄈ┓e極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
53. 加強農村建設用地整治,爭取啟動“人地掛鉤”政策試點,增強用地保障能力。(牽頭責任領導:方宗澤;主辦單位:市國土資源局;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54. 結合采煤塌陷區村莊搬遷安置和煤化工產業基地配套完善,謀劃啟動澮河新城建設,打造市域南部次中心。(牽頭責任領導:方宗澤 朱浩東 范立新;主辦單位:市城鄉建委;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ㄋ模┰鷮嵧七M美好鄉村建設。
55. 繼續完善37個中心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確保8個省級重點示范村達標驗收。規劃建設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生態特色和人文特色的示范村,積極發揮示范村對全市美好鄉村建設的帶動作用。整合各類涉農項目資金,統籌使用專項資金支持美好鄉村建設。(牽頭責任領導:楊軍 諶偉;主辦單位:市發改委;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56. 突出“三線三邊”,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實現中心村垃圾集中收集、污水有序排放。(牽頭責任領導:方宗澤 諶偉;主辦單位:市文明辦 市容局 發改委;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六、著力加強生態環境建設
57. 以創建全國綠化模范城市為契機,抓好城區東部山場綠化和森林增長工程,確保完成1.6萬畝荒山綠化和6.4萬畝年度造林任務。推廣芳香種植,發展芳香產業。(牽頭責任領導:諶偉 王志強;主辦單位:市林業局;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58. 嚴守底線,嚴控總量,盤活存量,促進節約集約利用土地,確保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77569.25公頃,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147155.4公頃。完成省下達的用地增減掛鉤和廢棄地利用工作任務。加強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治理廢棄礦山3000畝。(牽頭責任領導:方宗澤;主辦單位:市國土資源局;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59. 強力推進節能工作。制定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方案,強化監測預警和調度,實施節能技術改造、合同能源管理等重點工程。強化目標責任約束和執法檢查,推進循環經濟發展。完成省下達的能耗、水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任務。(牽頭責任領導:朱浩東;主辦單位:市經信委;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60. 完成減排年度目標任務。強化污水處理和中水利用,確保污水達標排放。加大清潔能源推廣使用力度,抓好大氣污染防治,有效改善空氣質量。加強污染治理和廢棄物綜合利用。(牽頭責任領導:朱浩東 王志強;主辦單位:市環保局;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七、著力培育精深文化
61. 促進文化事業全面繁榮。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實施文化強市戰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促進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深入推進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城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力度,循序漸進建設農民文化樂園,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實施文藝精品工程,擴大對外宣傳和交流,不斷提升淮北文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積極做好大運河保護和申遺工作。(牽頭責任領導:王莉莉;主辦單位:市文廣新局;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62. 大力扶持文化產業發展。重點抓好隋唐運河古鎮文化旅游、濉溪文化產業園、國購汽車文化產業園、口子文化博覽園等重大項目建設。(牽頭責任領導:方宗澤 王志強 王莉莉;主辦單位:市文廣新局、市旅游局;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63. 提高體育綜合競爭力。實施全民健身計劃,啟動全民健身中心、游泳館建設,培訓350名社會體育指導員。積極備戰全省第十三屆運動會。(牽頭責任領導:王志強;主辦單位:市體育局;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八、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64. 鞏固完善民生工程。按照?;?、補短板、兜底線、可持續的要求,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務實安排33項民生工程,關注弱勢群體,解決群眾最關心的問題。(牽頭責任領導:楊軍;主辦單位:市財政局;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65. 鞏固基本醫保覆蓋面,提高基本醫療保障和服務水平。對農村低保、貧困殘疾人等涉及困難群體生活的項目擴面提標,穩步提高社會保障水平。(牽頭責任領導:王莉莉 諶偉 周勇;主辦單位:市人社局、市衛生局、市民政局、市殘聯;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66. 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提高城鄉居民收入,重點解決好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困難人員、退役軍人和殘疾人就業。(牽頭責任領導:周勇;主辦單位:市人社局;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67. 深化教育綜合改革,促進各類教育全面協調發展。啟動實施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師德水平。規劃建設市一中東校區。突出人才與產業發展融合,指導市屬高校調整學科設置,培養實用人才。(牽頭責任領導:王莉莉;主辦單位:市教育局;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68. 確保市職教園區一期工程9月1日前建成并投入使用。(牽頭責任領導:楊軍 王莉莉;主辦單位:市教育局;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69. 推動市緊急救援中心和市人民醫院東院區建設,支持市婦幼保健院、職防院爭創三甲??漆t院。(牽頭責任領導:王莉莉;主辦單位:市衛生局;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70. 支持駐淮部隊建設,深化雙擁優撫安置工作。(牽頭責任領導:諶偉;主辦單位:市民政局;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71. 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完成省下達的人口控制目標。(牽頭責任領導:諶偉;主辦單位:市人口計生委;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九、著力提升社會治理水平
72. 認真做好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牽頭責任領導:楊軍;主辦單位:市統計局;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73. 改革信訪工作制度,完善考評機制,加大領導干部接訪下訪力度,實行網上受理信訪制度,全面推行用群眾工作統攬基層信訪工作,著力解決信訪熱點問題、遺留問題。(牽頭責任領導:周勇;主辦單位:市信訪局;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74. 深入開展“六五”普法活動,扎實推進“法治淮北”、“平安淮北”建設,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預防和依法懲治違法犯罪。加強和創新民族宗教事務管理。完善公共安全和應急管理機制,健全網絡輿論引導機制、輿情監測體系。(牽頭責任領導:周勇;主辦單位:市政府辦公室、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民族宗教局;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75. 加強農村社區建設,年內全面建成鎮級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構建標準化社區管理服務平臺,完善社會服務和自治體系。(牽頭責任領導:諶偉;主辦單位:市民政局;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76. 加強檢驗檢測能力建設,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牽頭責任領導:王莉莉;主辦單位: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77. 健全安全生產責任體系,進一步加強重點行業和領域安全隱患整治,加大“打非治違”力度,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牽頭責任領導:朱浩東 范立新;主辦單位:市安監局;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十、著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78. 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基層傾聽意見,主動接受群眾監督,著力解決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熱點、難點問題。(牽頭責任領導:黃曉武;主辦單位:縣區、開發區、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79. 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完善行政決策風險評估機制,著力提高政府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牽頭責任領導:黃曉武 楊軍;主辦單位:市政府辦公室;配合單位:縣區、開發區、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80. 加強機關效能建設,深入開展政風行風評議活動,加大治庸治懶治散力度,通過干部作風轉變促進政府職能轉變。(牽頭責任領導:黃曉武 楊軍;主辦單位:市監察局;配合單位:縣區、開發區、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81. 深入推進政務和辦事公開制度,及時主動公開涉及群眾利益的信息。(牽頭責任領導:朱浩東;主辦單位:政務公開辦公室;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82. 精簡會議文件,改進文風會風。(牽頭責任領導:胡永達;主辦單位:市政府辦公室;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83. 嚴格政府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加強政務督查工作。(牽頭責任領導:楊軍;主辦單位:市委市政府目標辦、市政府督查室;配合單位:縣區、市有關單位)
84. 更加自覺地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高度重視社會公眾和網絡輿論監督。(牽頭責任領導:楊軍 胡永達;主辦單位:市政府辦公室、市政府督查室;配合單位:縣區、開發區、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85. 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深入推進廉政風險防控,強化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堅持用制度管人、管錢、管土地、管項目。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嚴肅查辦違紀違法案件,切實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嚴控財政預算外支出,確?!叭苯涃M只減不增。(牽頭責任領導:黃曉武 楊軍;主辦單位:市監察局、市財政局、市審計局;配合單位:縣區、市直各單位)
2014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