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廟粉皮

瀏覽次數: 信息來源:淮北市文化旅游體育局 發布時間:2024-05-10 16:03 字號:

淮北烈山地區,東部多為山區,土壤為紅土,粘性強,適 宜種植紅薯和綠豆,種植的紅薯淀粉含量很高。 二郎村使用當地所產紅薯和綠豆制作粉皮,始于清朝中晚 期,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歷經六代傳人。

二郎廟粉皮以味道鮮美,煮而不爛,粘而不膩聞名于淮北 地區,是人們日常生活的佳肴,既可燒湯又可油炸、涼 拌,讓人吃而不忘,久久回味。 其主要成份有高梁15%、綠豆15%和山芋粉70%加工而 成,不含任何防腐劑和添加劑,是純綠色食品。 早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此加工工藝被列為打擊禁止 加工對象,被稱為資本主義尾巴,禁止加工生產,三中全 會以后,個體手工業又開始加工生產。到2003年傳承人孟凡民又開發了新品種,做出軟包裝,用烘干設備常年加工。

原來制作粉皮大多為塊狀,晾干貯存,到夏季潮濕季節粉易受潮發霉,從而使加工出來的粉皮,有苦味,而且有害人體健康。從2003年開始,在傳承人孟凡民的帶領下把榨的粉皮裝入缸中,用清水壓蓋,常年保鮮,隨加工隨用,永不變質,味道鮮美,粉皮遠銷蘇、魯、豫各地。

掃描二維碼隨身看資訊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