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經濟開發區

瀏覽次數: 信息來源:濉溪經濟開發區 發布時間:2025-07-15 14:58 字號:

濉溪經濟開發區始建于1993年3月,原名“淮北口子經濟技術開發區”,位于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之一的煤城淮北市南麓,距市區僅2公里路程,與濉溪縣城一水之隔,1998年9月被批準為省級開發區。規劃面積約32.6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3萬人,入園企業400余家,規上工業企業129家,高新技術企業78家,專精特新47家,產業發展協調,集群優勢明顯。先后榮獲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國家火炬特色基地、國家綠色產業示范基地、省重大新興產業基地、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6+2+N試驗區)、省首批省際產業合作園區、省產品質量提升示范區、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示范園區等榮譽,綜合實力突出,投資競爭力強。2024年全區實現財政收入22.3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6億元;全區營業收入489.5億元;工業總產值387.2億元,同比增長14.4%;工業增加值增速10.9%;固定資產投資24.9億元;工業投資14.4億元;技改投資11.4億元;新開工制造業投資10.5億元。

園區產業特色鮮明、協同發展。濉溪經濟開發區通過聚焦產業集群化發展,大力開展“雙招雙引”和產業延鏈補鏈強鏈行動,已發展成為國內具有影響力的鋁基產業特色園區,培育百億元產值企業5家,非化工區形成了以金屬新材料、裝備制造、醫療健康為主的三大主導產業。目前,園區形成了以中基電池箔、力幕科技、家園鋁業為代表的金屬新材料產業,重點發展鋁基新材料,延伸發展銅基新材料,著力打造高端鋁箔、高端專用材料、鋁壓鑄件、再生鋁產品;以理士電源、友嘉機床為代表的裝備制造產業,重點發展動力電池、電機電控制造,延伸發展裝備機械制造、零配件、整車制造等關聯產業;以英科醫療、綠谷保健為代表的醫療健康產業,重點發展生物醫藥及其配套產業,延伸發展下游產業鏈,構建健康產業體系,壯大健康產業集群?;^形成了以巨成化工、鴻源煤化、久江新能源為代表的化工產業,重點發展生物化工、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充分發揮化工園區優勢。

園區創新蹄疾步穩、成效顯著。濉溪經濟開發區持續深化推動“管委會+公司”改革,著力打造“小管委、大公司”的模式,合并運營新平臺公司,剝離社會事務服務中心,使開發區回歸主源、聚焦主業,全力以赴狠抓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經濟發展等重點工作。數字化轉型進展成效顯著,以鋁基主導產業為試點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改造和開發區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將智改數轉作為推動開發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依托鋁基新材料特色產業創新研究院,整合園區企業科技創新資源,積極健全企業創新機制,以“四上企業”為抓手,以人才強化支撐,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組織開發區重點企業積極參與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活動,助推政校企、產學研深度融合,拓展產業合作。

園區環境氛圍濃厚、動能十足。濉溪經濟開發區高標準謀劃推進園區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持續完善水電路網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建設,中德產業園、雙創孵化園項目基本竣工,為開發區區域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開發區位置優越,交通便捷,目前中德產業園智能快遞物流中心項目建設已完成、京東物流已實現入駐、冷鏈物流產業布局已完善,園區物流承載能力大大提高。產城融合進一步發展,優化工業、公共設施、商貿服務規劃空間布局,既強化道路交通、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配套,又加強現代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項目的引進和發展,最大限度滿足群眾基本需求,建設宜居宜業的開發區。

下一步,濉溪經濟開發區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拉高標桿、埋頭苦干、奮勇爭先,圍繞打造“四個新優勢”,聚焦主導產業,加大“雙招雙引”力度,深化省際園區合作,用足用活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建設支持政策,精準引進一批產業牽動性強、帶動能力大的好項目。錨定千億園區、千億鋁基“兩個千億”目標,“二次創業”再出發,全力爭創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掃描二維碼隨身看資訊

熱點新聞